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刊是由国家科委批准,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,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主办,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,本刊物重点着眼于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疾病的新成果、新技术等,突出中西结合,理论与临床相结合,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之大特点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
主办单位: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,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,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

出版部门: 《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671-038X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42-1612/R

邮发代号: 38-212

出版周期

创刊时间 1993

出版地区

出版地区

订购价格 376.00

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首页>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  • 主办单位: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,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,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
  • 国际刊号:1671-038X
  • 国内刊号:42-1612/R
  • 出版周期:
期刊荣誉: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期刊收录:
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年第2期文章
  • 中药分期序贯方案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血沉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

    [目的]评估清肠化湿、健脾益气法序贯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(UC)血沉(ESR)、C反应蛋白(CRP)的影响.[方法]按照多中心、随机、对照研究设计,将4个临床中心的239例轻、中度UC患者随机采用中药分期序贯治疗(试验组)或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(对照组),疗程24周,检测2组治疗前,治疗第12、24周的ESR、CRP,比较其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.[结果]2组治疗第12、24周ES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(......

    作者:沈洪;张声生;王垂杰;赵文霞;叶柏;周滔;李玉锋;韩捷;郑凯;顾培青;崔超;邹建东;朱磊 刊期: 2011- 02

  • 克罗恩病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

    克罗恩病(CD)是一种不明病因的慢性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.与溃疡性结肠炎(UC)合称为炎症性肠病(IBD),于1932年美国Crohn医生首先报告并命名.曾被称为局限性肠炎、节段性肠炎,2000年全国IBD学术研讨会上正式确定其译名为CD.该病在全球分布不均,以北欧及北美常见,中南欧、澳洲及中东次之,亚非各国少见.国内近10年来文献报告的患病人数逐渐增多,预计今后的患病率还将不断升高,应引起......

    作者:吉新强;韩树堂 刊期: 2011- 02

  • 炎症性肠病的肺部损害及机制探讨

    炎症性肠病(IBD)包括溃疡性结肠炎(UC)和克罗恩病(CD).在我国IBD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,其病因复杂,发病环节多,治愈难度大,病程漫长,常反复发作,并与结肠癌发病关系密切,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.该病临床表现以腹痛、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等消化道症状多见,肠外表现发生率高,如发热、贫血、消瘦、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柱炎、口腔溃疡、虹膜炎、自身免疫性肝炎、硬化性胆管炎、胰腺炎、肾炎、多发性硬......

    作者:杨雪;王新月;朱立 刊期: 2011- 02

  •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

    慢性萎缩性胃炎(CAG)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胃炎,属中医学胃痛、痞满、呕吐等范畴.现代医学对CAG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,而中医药治疗CAG及癌前病变(仅限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)则显示出了较好疗效,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.自2006年以来,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35例,取得了较满意疗效.现报告如下.......

    作者:祖宝宏 刊期: 2011- 02

  • 杨赶梅治疗小儿秋季泄泻临证经验

    小儿秋季泄泻是临床常见病之一,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.该病发病率高,起病急,传变快.西医学称该病为小儿秋季腹泻,常以抗病毒及止泻、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,症状常无明显好转,甚则出现高烧或久泻不止,临床治疗颇为棘手.杨赶梅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,治验丰富,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小儿秋季泄泻,疗效甚佳,笔者有幸随师学习,收获颇丰.现总结治疗经验如下.......

    作者:张瑞清;李宏建;张广路 刊期: 2011- 02

  • N-甲基-N'-硝基-N-亚硝基胍胃癌前病变大鼠造模联合因素的探讨

    N-甲基-N'-硝基-N-亚硝基胍(MNNG)是目前使用广泛的胃癌癌前病变(PLGC)大鼠模型的造模用药,但造模时间过长.多种因素联合造模可缩短造模时间,促进造模效果.国内外文献中,除MNNG外,还有其他多种理化造模因素可供选用,是否适合与MNNG联合造模,笔者探讨如下.......

    作者:魏玥;杨晋翔;李志钢;孟捷;韩海啸;彭继升 刊期: 2011- 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