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刊是由国家科委批准,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,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主办,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,本刊物重点着眼于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疾病的新成果、新技术等,突出中西结合,理论与临床相结合,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之大特点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
主办单位: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,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,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

出版部门: 《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671-038X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42-1612/R

邮发代号: 38-212

出版周期

创刊时间 1993

出版地区

出版地区

订购价格 376.00

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首页>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  • 主办单位: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,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,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
  • 国际刊号:1671-038X
  • 国内刊号:42-1612/R
  • 出版周期:
期刊荣誉: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期刊收录:
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年第1期文章
  • 肠易激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神经肽Y和P物质的变化及意义

    肠易激综合征(IBS)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具有特殊病理、生理基础的肠道功能性疾病,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,推测胃肠激素在其发病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[1,2]。中医并无IBS之病名,依据临床表现当属“泄泻”、“滞下”、“便秘”、“腹痛”等范畴。不同中医证型的IBS间胃肠激素的变化规律,目前知之甚少。为此,我们选择不同证型的IBS患者,检测血中神经肽Y(NPY)、P物质(SP)的含量,旨在了解在IBS的......

    作者:严茂祥;占宏伟;项柏康;陈芝芸 刊期: 2001- 01

  • 导赤散加味治疗口周及口腔皮肤粘膜病举隅

    笔者以异亦散为基本方,加用生石膏、黄芩等药物,治疗口周及口腔疾患,甚验,案例介绍如下。例1唇风(口周皮炎)男,5岁。发病已十余天,口周及口唇干燥,色红,患儿一日数十次用舌舔唇及四周,诉不舔则有燥裂疼痛感。渴喜冷饮,大便干结,1次/2~3d,小便黄少;舌质红,苔薄黄,脉数。证属心脾有热,上炎于口所致。治拟清热生津,泻火利尿,佐润肠通便。方用生地8g,淡竹叶5g,木通5g,生石膏(先煎)10g,淡子芩......

    作者:张振金 刊期: 2001- 01

  • 中西医结合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

    1998年9月~1999年11月,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,取得满意疗效,现报告如下。1资料与方法1.1临床资料:60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。将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,中西医结合内镜治疗组、对照组各30例。治疗组男26例,女4例;年龄15~72岁。对照组男23例,女7例,年龄20~52岁。两组病例病程均为15d~10年。1.2治疗方法:两组均以中药随证施治,西药对症治疗,......

    作者:张滨 刊期: 2001- 01

  • 胃康胶囊治疗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

    根据消化性溃疡(PU)反复发作的特点和主要症状,在田淑霄教授临床实践的基础上,采用胃康胶囊治疗45例,并与西药对照组比较,报告如下。1资料与方法1.1临床资料:病例选择标准参照文献[1]。诊断标准:①长期反复发作的周期性,节律性,慢性上腹部疼痛,应用碱性药物可缓解;②X线钡餐造影见龛影;③内镜检查可见活动期溃疡。符合本病诊断及中医辨证为郁热证标准并经胃镜证实患PU者,可纳入试验。排除年龄<18岁或......

    作者:李桂;贾凤新 刊期: 2001- 01

  • 慢性胃炎顽固性腹胀治疗体验

    慢性胃炎临床均有脘腹胀满之症,且多较顽固,难于消除。现就脘腹胀满的治疗略谈笔者体验。1辨证论治根据临床所见,慢性胃炎的顽固性脘腹胀满主要可分为气滞、热郁、湿阻、血瘀、气虚、阴虚等6个证型:①气滞:有肝郁气滞与脾胃气滞,然肝郁气滞易犯脾胃,故两者常难以绝然分开,多兼夹为病,而表现为肝气犯胃之症,可兼见嗳气,胁胀,郁闷等症,治宜疏肝和胃,升降并调,方如柴胡疏肝散之类。②热郁:常见肝胆热郁犯胃之症,症见......

    作者:贺昌木;贺劲 刊期: 2001- 01

  •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

    反流性食管炎是因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而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。目前治疗是在抑酸的基础上加用胃肠动力药。一般西药治疗效果差,易复发,自1998年2月~1999年12月,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,疗效满意,现报告如下。1资料与方法1.1临床资料:58例系本科门诊及住院患者,均经胃镜检查,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[1]。随机分为两组。治疗组30例,男19例,女11例;年龄20~70岁,平均40.8岁;病程2......

    作者:寇录华 刊期: 2001- 01

  • 脾阴虚证治3则

    例1女,61岁。1995年8月20日初诊。患者反复上腹胀闷疼痛15年,近3个月上腹胀闷痛加剧伴纳呆、消瘦、神疲乏力、低热烦躁、寝欠佳、大便数日一行,舌红少津,苔薄黄,脉细数,胃钡餐检查示:胃下垂。前医频予补中益气丸合沙参麦冬汤,罔效。诊断:胃脘痛(脾阴虚),予六神散加减(党参15g,白术15g,茯苓15g,淮山15g,扁豆12g,炙甘草3g,苡仁15g,莲肉12g,石斛12g,玉竹9g,升麻2g)......

    作者:刘汝荣 刊期: 2001- 01

  • 张镜人教授诊治胃炎的思路与实践

    全国著名老中医张镜人教授,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余年,老师崇尚脾胃学说,善治脾胃疾病,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,学术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恪守“茹古涵今,兼收并蓄,立足临床,重在创新”的治学思想,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胃炎,尤其是在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过程中,取得了卓著的成效。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介绍。1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常言中医以辨证为主,西医以辨病为主,然中医也有病名,西医也有综合征,如何有机......

    作者:张亚声;陈怀红;徐国缨;张存钩 刊期: 2001- 01

  • 魏喜保慢性胃炎证治规律的探讨

    魏喜保教授为湖北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、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师带徒导师,从医30余载,擅长治疗脾胃病,尤其对胃肠疾病的研究造诣颇深。笔者有幸作为其学术经验继承人,跟师学技三载,收益匪浅。本文根据跟师心得总结魏喜保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。慢性胃炎无论是高胃酸分泌的糜烂性胃炎,或是低胃酸分泌的萎缩性胃炎,即使在急性、慢性阶段,均表现以胃脘疼痛为主证的临床表现,在治疗上常采用理气活血、通络止痛之......

    作者:甘爱萍;叶松 刊期: 2001- 01

  • 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的RomeⅡ标准

    近年来国内胃肠病学者对功能性消化不良(FD)和肠易激综合征(IBS)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。国际上对包括两病在内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(FGID)的研究亦方兴未艾,为了统一诊断上的共识,国际胃肠病学者,先后制订Rome标准和RomeⅡ标准。后者是比较完善、普遍认同的诊断标准,特简要介绍给国内学者们参考。1胃肠道功能性疾病[1]FGID是在排除炎症、感染、肿瘤及其他结构异常等器质性病变,根据症状而作出的诊......

    作者:赵荣莱 刊期: 2001- 01